今天我们解读金瓶梅第三回,看看王婆的说话艺术。
在金瓶梅第二回中,西门庆和潘金莲相遇,他们两个人的做作却被邻居王婆看在了眼里。王婆抓住西门庆贪恋潘金莲美色这个契机,吊足了西门庆的胃口,成功得从西门庆那里收获了十一两银子。有人研究在金瓶梅所处的明代,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00-800人民币,这王婆也是精打细算之人,不能错过任何挣钱的机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王婆倒也诚信,收了西门庆的钱财,随即给西门庆出主意。潘金莲怎么说也是有夫之妇,必须要找机会接近才行,并且总结了五件事,要说王婆的总结能力也很强,这一段成为公认的追女性的经典秘诀。
当西门庆表示这五件自己都具备的时候,王婆说“挨光最难十分,肯使钱九分九厘,也有难成处,我只你从来悭吝,不肯胡乱使钱”。王婆说的“挨光”是市井俗语,意思就是“揩油”“占便宜”,专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王婆有生意人的精明,万一西门庆追潘金莲不成,不能怪王婆,只能怪你西门庆抠搜。王婆做惯了这种生意,如果这事办不成,也算留了条后路。
为了让西门庆达成目的,王婆定了十件挨光计,可以看出她对女人的心理了解地非常透彻。王婆清楚得很,这事关键在潘金莲,如果她愿意一切都好说,如果不愿意,那事情还是办不成,所以她把这个大目标,拆解成了十个小目标,告诉西门庆,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这事情都要搞砸。
这第一件就是买一匹蓝紬,一匹白紬,一匹白绢,十两好锦,交给她去请潘金莲过来叙叙。前面说过潘金莲手非常巧,裁缝是家传。
我们再一一欣赏一下王婆的这十个步骤
“如果潘金莲说替我裁,这光就有一分了,如果请她过来裁,她答应了,这光就有二分,过来了中午时分,就安排酒菜,如果她答应,就有三分了,如果第四天西门庆来了,一起吃就,她没有回避,就有四分了,如果她与你西门庆说话,这光就有五分,如果我提出出去加个菜,她依然不动,这光就有六分了,如果我说让她陪你坐一坐,她没有走,这光有七分了”。
这王婆果然“厉害”,将一对青年男女玩得团团转。
“如果我劝她和你一起吃酒,她不推辞,那就有八分了,如果我说没了酒,再去买,我把门关上,你两个在屋里,这就九分了。”西门庆调笑潘金莲的时候,如果潘金莲不作声,便有十分了。
王婆这是在依次试探潘金莲的底线,在第四步的时候,西门庆假装不知道潘金莲在这里,无意闯入,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阶段,一般的良家女子,见了外男是要回避的,其实在第四分的时候,就已经见分晓了。
西门庆依计行事,果然不出王婆所料,基本就是按照王婆的剧本在进行,潘金莲并没有躲避他。不得不说,西门庆在酒桌上设计掉筷子,趁拾筷子的时候趁机捏潘金莲的三寸金莲,。这王婆连这样的细节都顾及到了,还真老辣。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桥段,现代影视剧上描写一些胡乱男女的时候,也会用到这样的场景,原来导演是王婆。
后面还提到过西门庆将潘金莲的绣花鞋擎在手中,将酒杯放入其中喝酒潘金莲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是因为她的小脚,可以看出古人对小脚的喜爱程度。
金瓶梅善于刻画市井人物,王婆就是很成功的一个,她本身是个老寡妇,失去丈夫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,靠开茶馆拉“客人”谋取生活。在西门庆和潘金莲罪恶的交往史中,王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她有理论,有步骤,有技巧,更有耐心,思路缜密,十个步骤按计划推行,堪比我们现在做大事要画的思维导图。一旦其中一个失败,也是西门庆的责任,和她这个计划无关,她该得到的报酬,西门庆不能少给。
她的角色定位就是唯利是图的生意人的角色,在这桩生意中,她收获了三匹紬绢,十两银子,这不是小数目。在这十个步骤中,她该回避的时候回避,该出现的时候出现,恰到好处的帮助了西门庆,也为自己争取了最大的利益,因此王婆也遭到了历代人们的唾弃。
这一回还是延续水浒传的故事,但是潘金莲的形象更加复杂立体了很多。水浒传是把潘金莲当成一个坏透了的女人来刻画,但是在金瓶梅中,西门庆慢慢接近潘金莲的过程里,潘金莲一直是被动的。尽管她没有遵循武松嘱咐的“篱牢犬不入”,也还能低眉顺眼。
王婆形象“五个条件,十条挨光计”,这一“五”一“十”,在水浒中也出现过,王婆开着茶馆,赶着其他的杂业,说媒,做衣服,接生,看病,这各种职业都能做,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中,练就了她察言观色,熟知别人心理的能力,同时练就了巧舌如簧的本领,王婆子的口才简直厉害,如果她的这些能力用到正途,那真是女强人一个。